新闻内容
XX这个词太不XX了
一个词,忽然在哪里都躲不开了——电脑、电视、车载收音机、饭局……甚至,一些很正式的单位年终总结文本。
据说,这个词源自中国北方的土语,有带劲的意思,因在日本搞笑动漫《西游记:旅程的终点》的中文版配音中出现而得道升天,经过网络的放大,终在2010年下半年形成燎原之势。
我知道,时尚每年都会孵热几个词,这是时尚的责任,也是爱好时尚者的兴趣所在。
对于这个词本身,我没有任何成见,作为汉语单词,它读音爽口,造词方式也挺有特点。
我受不了的,是那么多人暗压着得意使用这个词时的表情。
似乎,你不用它就OUT了。
似乎,你不用它就不是中国人了。
似乎,你不用这个词就没在2010年活过。
我一直忍着,因为我是个已经OUT了的老人家,老人家要证明自己还没老糊涂,就必须假装悦纳一切新冒出来的大事小物。
可是,当迎面扑来的蜜蜂不是两只三只而是一团两团,且嘤嘤嗡嗡持续地聒噪个不停时,它们投射到你心里的感觉就和一大团苍蝇没有区别了。
下属拍上司马屁时会说:您的这些革新举措太XX啦。
饭局上拼酒,酒量大的歧视酒量小的会说:你的酒也喝得太不XX啦。
女人埋怨男人亲热时不卖力也会说:你这个吻接得也太不XX啦。
听一位歌手说过,最初听见自己的歌被传唱时是很振奋的,可是突然发现大街小巷都在哼唱这首歌时,他意识到,这歌马上就要被唱死了。
流行可以让某种文化符号获得更广泛的传播,但过度流行就基本等同于自杀。
还记得当年那支名叫《回家》的萨克斯曲吗?原本一种挺深情的吟唱,当一些最低档的茶餐厅都开始无休止地播放时,它带给爱乐者的不是愉悦而是生理痛苦。至少,我每次听到它就会分泌过量胃酸。
连我老家的文盲老太婆都知道一个道理,一种说辞再精妙,也不能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使用,因为“一回香,二回臭”。
20年前,哪个明星穿了件漂亮衣服,立马会被成千上万的人效仿和克隆;20年后,两个美女穿着类似的衣服出席同一活动会被笑作“撞衫”。
这些年,我们在外在审美上的自省和自律已经大大进步,可是在文化上的从众姿态却基本如同20年。
这种滞后似乎从一个侧面验证了,中国人的精神自立还有漫长的路要走。你想想,连审美都不要求自立,何谈思想自立?
是不是要等到若干年后,当“撞词”这个词被发明出来之后,这种众口一腔地操弄某一个热词的时尚才会渐渐被OUT?
是的,我也传染到了OUT这个热词;我不介意偶尔戏仿一下,是因为OUT的流行还基本限定在白领和伪白领们的口语范围内。
那个词的传染性却远非如此,按眼下的蔓延架势,比当年的非典也差不到哪里去。
我想,一个真心喜爱这个词的人,即便没有“撞词”的担忧,也不该风起云涌地将自己的心爱之词群讴致死吧。
我再次强调,对这个词本身没有任何仇恨,也并非不理解一些人使用它时的纯娱乐心态。只是,作为一个敬重汉语且有修辞洁癖的写作者,我必须像警惕病毒一样警惕它,即便是谈论它也不想让它出现在我的文本里。我充其量只会借用它的内涵造一个自相矛盾的句子娱乐一秒钟:
XX这个词太不XX了!
(一直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