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内容
行者如歌——读史铁生先生《病隙碎笔》
——读史铁生先生《病隙碎笔》
在病痛的折磨下,人们分外清醒于生与死的思考。处在生之边缘的人,坦然者言死,给亲人带来更浓烈的悲壮;畏死者恋生,给亲人带来的却是凄然的眷恋。然而一个惯于思索的人,一个以文格影响读者的作者,可能他的边缘证词更有理性的思辨美。史铁生先生就是这样的思考者,他的《病隙碎笔》就是这样的一份庄严的证词。
史铁生这位地坛的圣子,从《务虚笔记》开始就使读者领略到一种“后北京”的别样风味。作为“后现代”的歌手之一,他一直皈依于地坛弹拔着悲悯人生生命的琴弦。或者平庸的人面对病痛只有枯燥的呻吟,但他却可以于病隙中思考着看似琐碎实则严肃的社会命题。生,旦,净,末,丑尽演着人间世相,但史铁生没有耽于此间流于俗而畅写浮世绘。相反地,他依然是扛着他的笔进行沉重的艺术与文学等大走向的留意与观察。
文章虽说是碎笔,但琐而不碎。从中国孩子与美国孩子学画画所追逐点的不同出发,深刻地透析“像不像”与“好不好”的区别所在。史先生认为“像”的艺术观难免囚禁人类心魂的自由。同时,一味地跳跃出“像”的权衡,追新逐异强行突围于心神之域,则使艺术有装神弄鬼之嫌。因此舞台也好,生活也罢,终归得以“好”与“不好”去度量。迷恋于像的表层,难保实际真的存在。作者甚至有“中国观众的期待,更是被培养在这个像是”的深层忧虑。
这当然不是盛世危言。穿梭于大街小巷,我们发觉孩子的童真也被整齐划一了。一致的“BYE-BYE”说腔和扮酷装靓的装束,使我们惊叹于生活中的失真。然而,片面地苛求真实又是过了头的,正如影视剧中的“写实”与“写真”之笔,给人带来的只能是感官刺激。
都说有什么样的艺术观就会有什么样的生活哲学。作者既然是追崇生命的弹奏,就必然关注于人类最深刻的信仰。欲望是一切行为的原动力,但并非原罪。所以史铁生先生反对简单地禁欲主义,并且认为苦难是无可避免的。因此人类没有理由逃避真实的处境,毕竟天堂里不仅有歌者也有流浪汉,苦难本身也是生命的一部分。
信仰不是人类福乐的许诺,它只是人们认识到苦难与残缺不可避免后对完美的敬畏和感恩。有了信仰才不致使人类纵欲;有了对美好事物的赞赏之情,也就有了对万灵的深切关爱。对欲望的追求不单是一场无休止的拉力赛,因为只有认识到自身的残缺才会指引人类去完成心中的畅想,尊重生命的踏实,还栖居地——地球以一份明净的天空。
读完全文,真得叹服史铁生先生思悟的真实和浪漫。说其真实,是他的那份关乎人类命运的真切表露;说其浪漫,当然是他笔端流露出的近乎信仰的期盼。所以说碎笔中的只字片语都透彻着作者的襟怀。如果说“一叶知秋”,那么读罢此文,我们理应读懂作者行文中的那份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