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内容
《我与地坛》的几个关键词
来源:原创:周永刚(乐平网原创作者) 类别:文学原创 添加时间:2008/11/24
关键词之“母亲”,实际意义上的精神伊甸
史铁生所面对的生命,不是一种量的意义的生命,而是一种质的意义的生命。为什么而活着,人活着的意义究竟何在,这是在他21岁身体开始走向瘫痪时几乎每一天都要面对并思考的问题。
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
这以后她会怎样,当年我不曾想过。
现在我可以断定,以她的聪慧和坚忍,在那些空落的白天后的黑夜,在那不眠的黑夜后的白天,……”
事实上我也真的没为她想过。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
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这几句话都提到了母亲和她的苦,表达上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现在”的我对过世的母亲的一种追思,以及对过去的“我”的一种责备。读到这些感人至深的文字,母亲的苦难与伟大才在不仅在作家心中渗透得深彻,也感染了读者的心灵。“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这是一种怎样的苦痛。再来看下面这几段文字:
摇着轮椅在园中慢慢走,又是雾罩的清晨,又是骄阳高悬的白昼,我只想着一件事:母亲已经不在了。在老柏树旁停下,在草地上在颓墙边停下,又是处处虫鸣的午后,又是乌儿归巢的傍晚,我心里只默念着一句话: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把椅背放倒,躺下,似睡非睡挨到日没,坐起来,心神恍惚,呆呆地直坐到古祭坛上落满黑暗然后再渐渐浮起月光,心里才有点明白,母亲不能再来这园中找我了。
我真想告诫所有长大了的男孩子,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强,羞涩就更不必,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
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
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万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有多少爱可以重来?在生命进入中年以后,史铁生对于爱和生命的思考已经相当彻悟。上述这些真挚感人的文章读来让人潸然泪下,他的后悔、他的苦痛都这样牵动人心。但是作者更想传达的是他对生命的感悟。人超然的生命境界是做不出来的,更是装不出来的,因为做与装,不管是来得多么真切,以至于逼真,那也不过是一种外在的生命行为和生命表现,而真诚,那是浸润到人的血液、骨髓以至于人的灵魂之中的。
关键词之“安详”,一定意义上的生命舞姿
余华在文章里称他为“安详的史铁生”,史铁生在历经这样的创痛之后能够显得安详、宁静,就在于他有颗感恩的心灵,有颗赤子般的童心。感恩,使史铁生艰难地从生存的窄缝里走出来,带着豁然开朗的喜悦。感恩,让史铁生真正潜心于他的哲思之路,经营他的文学天地。直面人生超越苦难,让史铁生从宿命中突围“十面埋伏”的境遇,敢当人生的“英雄”。 在第一节第六自然段,史铁生又以相似的语调谈论着生与死的问题:
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生,不可辩论;死,不必急求:如此概括我们得到了什么呢?什么也没有。最终,依然是弥漫在字里行间的那一份淡远之情向我们诉说着一片生命的从容。经历了那么多苦难以后,史铁生不但顽强地走了过来,而且还达到了一种十分超然的生命境界。这种生命境界使得而今的他面对人生,不但是那么坦然,那么从容和幽默,更是那么宁静与安详。
在《我与地坛》另一处(第三节)作者写到:
因为这园子,我常感恩于自己的命运。
我甚至现在就能清楚地看见,一旦有一天我不得不长久地离开它,我会怎样想念它,我会怎样想念它并且梦见它,我会怎样因为不敢想念它而梦也梦不到它。
如前文所述,“地坛”对于史铁生犹如某种意义上的精神家园,这个园子“处处有他的车辙”因而“处处有他母亲的脚印”。体味这些关于“地坛”的动词:不得不离开它,想念它,梦见它。一座荒芜而不衰败的废弃古园成了史铁生的精神小屋。
史铁生没有食言,在《我与地坛》发表十年之后,史铁生写了散文新着《想念地坛》。而这种宁静与安详,就成为文章的主体意蕴。这种生命之宁静与安详,是自然界的雨雪风暴过去之后的宁静与安详,也是人的生命雨雪风暴过去之后的宁静与安详。这是一种在自然的声动之下的安静和谐。
走进地坛的史铁生是人生的叩问者,走出地坛的史铁生是人生的圣者、胜者。走过风雨才知道彩虹的美丽,走出盘地才明白外面的世界很大。史铁生的真诚就在于他自己从不讳言自己的这种灵魂的挣扎和斗争。因为真所以善,所以美。读《我与地坛》,每每让人心酸落泪,就因为我们读到的不只是文字,而是在倾听一位生命的智者、勇者在叙述心声。
法国思想家蒙田曾说:“我倒愿意人家在书中看到我的简单、自然、平凡的生存方式,无刻意追求,不矫揉造作;因为我描绘的是我自己。我的弱点和天然本相,在尊重公众的前提下,将会在书中活生生地展现出来。”[1] 史铁生也是这样一位智者。他真诚,不矫饰、不造作,在当下这样“喧嚣与躁动”的文坛,史铁生的“安详”与“真诚”具有特别的意义。尽管这种概括并不能穷尽史铁生文学价值的全部内涵,但对于史铁生这样一位智者、勇者,我们一直渴望有新的认识,渴望着他在与疾病斗争之外有更多的文学表达,带给我们更新的感受。
史铁生所面对的生命,不是一种量的意义的生命,而是一种质的意义的生命。为什么而活着,人活着的意义究竟何在,这是在他21岁身体开始走向瘫痪时几乎每一天都要面对并思考的问题。
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
这以后她会怎样,当年我不曾想过。
现在我可以断定,以她的聪慧和坚忍,在那些空落的白天后的黑夜,在那不眠的黑夜后的白天,……”
事实上我也真的没为她想过。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
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这几句话都提到了母亲和她的苦,表达上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现在”的我对过世的母亲的一种追思,以及对过去的“我”的一种责备。读到这些感人至深的文字,母亲的苦难与伟大才在不仅在作家心中渗透得深彻,也感染了读者的心灵。“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这是一种怎样的苦痛。再来看下面这几段文字:
摇着轮椅在园中慢慢走,又是雾罩的清晨,又是骄阳高悬的白昼,我只想着一件事:母亲已经不在了。在老柏树旁停下,在草地上在颓墙边停下,又是处处虫鸣的午后,又是乌儿归巢的傍晚,我心里只默念着一句话: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把椅背放倒,躺下,似睡非睡挨到日没,坐起来,心神恍惚,呆呆地直坐到古祭坛上落满黑暗然后再渐渐浮起月光,心里才有点明白,母亲不能再来这园中找我了。
我真想告诫所有长大了的男孩子,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强,羞涩就更不必,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
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
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万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有多少爱可以重来?在生命进入中年以后,史铁生对于爱和生命的思考已经相当彻悟。上述这些真挚感人的文章读来让人潸然泪下,他的后悔、他的苦痛都这样牵动人心。但是作者更想传达的是他对生命的感悟。人超然的生命境界是做不出来的,更是装不出来的,因为做与装,不管是来得多么真切,以至于逼真,那也不过是一种外在的生命行为和生命表现,而真诚,那是浸润到人的血液、骨髓以至于人的灵魂之中的。
关键词之“安详”,一定意义上的生命舞姿
余华在文章里称他为“安详的史铁生”,史铁生在历经这样的创痛之后能够显得安详、宁静,就在于他有颗感恩的心灵,有颗赤子般的童心。感恩,使史铁生艰难地从生存的窄缝里走出来,带着豁然开朗的喜悦。感恩,让史铁生真正潜心于他的哲思之路,经营他的文学天地。直面人生超越苦难,让史铁生从宿命中突围“十面埋伏”的境遇,敢当人生的“英雄”。 在第一节第六自然段,史铁生又以相似的语调谈论着生与死的问题:
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生,不可辩论;死,不必急求:如此概括我们得到了什么呢?什么也没有。最终,依然是弥漫在字里行间的那一份淡远之情向我们诉说着一片生命的从容。经历了那么多苦难以后,史铁生不但顽强地走了过来,而且还达到了一种十分超然的生命境界。这种生命境界使得而今的他面对人生,不但是那么坦然,那么从容和幽默,更是那么宁静与安详。
在《我与地坛》另一处(第三节)作者写到:
因为这园子,我常感恩于自己的命运。
我甚至现在就能清楚地看见,一旦有一天我不得不长久地离开它,我会怎样想念它,我会怎样想念它并且梦见它,我会怎样因为不敢想念它而梦也梦不到它。
如前文所述,“地坛”对于史铁生犹如某种意义上的精神家园,这个园子“处处有他的车辙”因而“处处有他母亲的脚印”。体味这些关于“地坛”的动词:不得不离开它,想念它,梦见它。一座荒芜而不衰败的废弃古园成了史铁生的精神小屋。
史铁生没有食言,在《我与地坛》发表十年之后,史铁生写了散文新着《想念地坛》。而这种宁静与安详,就成为文章的主体意蕴。这种生命之宁静与安详,是自然界的雨雪风暴过去之后的宁静与安详,也是人的生命雨雪风暴过去之后的宁静与安详。这是一种在自然的声动之下的安静和谐。
走进地坛的史铁生是人生的叩问者,走出地坛的史铁生是人生的圣者、胜者。走过风雨才知道彩虹的美丽,走出盘地才明白外面的世界很大。史铁生的真诚就在于他自己从不讳言自己的这种灵魂的挣扎和斗争。因为真所以善,所以美。读《我与地坛》,每每让人心酸落泪,就因为我们读到的不只是文字,而是在倾听一位生命的智者、勇者在叙述心声。
法国思想家蒙田曾说:“我倒愿意人家在书中看到我的简单、自然、平凡的生存方式,无刻意追求,不矫揉造作;因为我描绘的是我自己。我的弱点和天然本相,在尊重公众的前提下,将会在书中活生生地展现出来。”[1] 史铁生也是这样一位智者。他真诚,不矫饰、不造作,在当下这样“喧嚣与躁动”的文坛,史铁生的“安详”与“真诚”具有特别的意义。尽管这种概括并不能穷尽史铁生文学价值的全部内涵,但对于史铁生这样一位智者、勇者,我们一直渴望有新的认识,渴望着他在与疾病斗争之外有更多的文学表达,带给我们更新的感受。